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莉、湯波蘭)7月1日至7月6日,湖北省第二屆新時代思政金課建設研讨與交流周——“戰‘疫’背景下思政金課建設”,在“雲端”舉辦。
本次研讨與交流周由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生命長江》課程省級教學團隊主辦,人民網公開課協辦,華中科技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湖北經濟學院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武漢工程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湖北科技學院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黃嶺峻名師工作室、文華在線等六家單位承辦。
本次研讨與交流周由主題報告、課程建設分享、教學展示和經驗交流等四個部分組成。

這是一次特殊時期的思政金課建設研讨會。
2020年是注定載入曆史的一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經曆了一次極大的考驗。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在這場考驗中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全面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也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本次研讨會的主題是“戰‘疫’背景下的思政金課建設”,戰“疫”是今年乃至未來較長時間内高校思政課繞不開的主題。研讨會首場主題報告立意高遠,由武漢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項久雨教授解析戰“疫”的中國智慧。他從制度智慧、政黨智慧、人民智慧、中醫智慧等四個方面探讨了我國之所以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根本原因。在課程建設分享環節,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等10所湖北省高校學者介紹了各自疫情背景下開展思政課教學的經驗,從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創新,到将戰“疫”納為教學主題,從不得不變到主動求變,實現了在戰“疫”的同時思政金課的持續發展,并取得豐碩的成果。
這是一次雲端上的思政金課建設研讨會。
科技是傳統思政課教學的難題,而戰“疫”背景下的思政金課建設則是一場與科技的共舞。突如其來的疫情将所有老師和學生都推到現代科技的面前。面對疫情之下不得不啟用的雲端教學,各高校教師克服年齡、環境以及心理上的困境,從學習網絡教學到融入網絡教學,再到創新網絡教學,積極進行雲端思政金課建設。在解決雲端教學問題的同時,各高校将科技難題變成教學利器,如華中師範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打造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武漢工程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的科教互動教學模式、湖北經濟學院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的全要素共融教學模式等等。本次研讨會也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在騰訊會議平台召開視頻會議,在哔哩哔哩開展網絡直播,并在人民網開設網絡公開課,在更高更廣的平台分享思政金課建設經驗,讓全國高校共享思政金課建設成果。

這是一次新時代的思政金課建設研讨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政課建設也面臨着教學内容、教學對象、教學技術的變化。過去幾年,湖北各高校結合校情特點,開設了不同的思政公選課,如華中科技大學從理論高度探讨《深度中國》、湖北經濟學院從時代主題出發探讨《當代中國》、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從大河文明出發探讨《生命長江》、武漢工程大學從專業特色出發探讨《加油中國》、湖北科技學院從地方特色出發探讨《溫情中國》等等,形成了一系列頗具特色的思政公選課。這一系列的課程,以堅持内容為王,聚焦時代命題,将總體國家安全觀、生态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等融入其中,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其優質的教學效果正日益顯現。

這是一次事關思政金課共同體建設的研讨會。
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世界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課建設隻有構建出自己的命運共同體,做到共商共建共享,才能打造出更加優秀的思政金課體系。湖北省思政金課建設始于華中科技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開設的《深度中國》,之後越來越多的高校借鑒引進。截至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一系列“中國”主題的思政公開課,從《深度中國》到《當代中國》,從《生命長江》到《溫情中國》,從《加油中國》到《綠色中國》,這些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課程都是共商、共享、共建的豐碩成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強調,要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内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随着互幫互助的深入,湖北省思政金課共同體規模将越來越龐大。
此次研讨會最後通過了華中科技大學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院長黃嶺峻教授提出的“關于建立湖北省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共享機制的建議”,該建議倡導省内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在課程建設中做到課程設計共商、教學資源共享、教學成果共賞,打造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思政金課建設共同體。“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教與學的狀态”,疫情下的教學變化不可逆轉,所有思政課教師必須正視這種變化,抓住新時代的脈搏,與時代共行。思政課建設沒有旁觀者,所有的開拓者、參與者,必須戮力同行,不斷進取,不斷改革,才能最終打造出具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受學生歡迎、被社會認可的思政金課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