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生命長江第七季第九講:詩文長江

文:| 來源: | 時間:2022-05-13

新聞網訊(學生記者 王芸麗/文 見習記者 賈盼盼/攝 宋雅甯/視頻)長江之水浩浩湯湯,長江之詩燦若星河。5月11日晚,《生命長江》第七季第九講“詩文長江”在東校區13教A203教室如期開講。人文與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李征宇任主講人,引領學生通過詩詞認識長江文化、感悟長江精神、思考學習古典詩詞的現實意義。 

“你能說出幾首跟長江有關的古代詩詞作品?”課程伊始,李征宇以此問為引,帶領學生進入長江與詩詞的探索中。他通過講解李白、張九齡的詩詞将九曲荊江和曲江路的由來娓娓道來,從荊州故實舉隅中尋求長江與詩詞的關系。

百折不回、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真摯忠誠,李征宇從詩詞中解讀長江精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蘇轼對百折不回精神的诠釋,雖人生坎坷卻豁達樂觀;杜甫信筆寫來,高視闊步,“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世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是屈原關注民生後上下求索、好修為常的堅守;“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則以長江水起興,句句體現着深沉執着、真摯忠誠的情感。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學習古典詩詞?“當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吟誦‘關關雎鸠,在河之洲’時,歐洲大陸還是一片叢林,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我們了解中華文化傳承脈絡的途徑。”李征宇還提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中華文化傳承到我們這一代,應薪火相傳。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課程最後,李征宇鼓勵學子,珍惜眼前時光,用好每分每秒,不做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把青春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互動環節,同學們紛紛提出了自己對詩詞與長江精神的理解及相關問題,李征宇為大家作出解答。

                                                                                   (編輯 李勝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