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饒威/文 明煉文/攝 劉茜/視頻)追憶昔日榮光,觀照百态現實,邁步走向未來。11月9日晚,大型思政公選課《生命長江》第八季第八講在東校區13教A203開講。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副教授盧軍任主講人。

盧軍以“光榮與夢想”為主題開講,分别從“荊州、江陵、沙市關系的流變”“沙市市——璀璨的江漢明珠”“荊州市——鳳凰涅槃向複興”三個篇章講述荊州的古往今來。
在第一篇章,盧軍按朝代順序講述了荊州、江陵和沙市的區位變化。荊沙曆史悠久,在春秋時期沙市開始成為長江的重要門戶。沙市與江陵城唇齒相依,是荊州港口的組成部分。在近現代史上,由于物産豐碩、位置優越、水運便利,沙市成為最早一批被迫開放的港口之一,發展速度在全國範圍内遙遙領先,一度被稱為“百年商埠”。
1949年7月,沙市市成立,為湖北省省轄市,并在一九四九年後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成就斐然,被譽為“江漢明珠”。江漢明珠璀璨數十載的奧秘在哪?盧軍通過講述沙市的工業體系構建與生活環境變遷來回答這一問題。全國聞名的“鴛鴦牌床單、荊江牌熱水瓶、活力28沙市日化……沙市依靠随時代浪潮而更新的工業體系再次把握住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先機,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優越的生活條件也讓沙市人民幸福感提升,發展勁頭十足。
“沙市是我的家鄉,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曾經那個小巷交錯,擁有“老姨媽”精神的城市,為什麼在行政區劃調整後發展不盡人意了呢?在第三篇章,盧軍進行了分析……如今的荊州市如何把握當下機遇,複興昔日輝煌?盧軍總結道:“一是深刻領會、自覺服從國家發展戰略;二是把握新的曆史機遇;三是加快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電子信息學院信卓12101班的王夢茹課後感慨:“通過這次課程,我深刻體會到荊州是一個溫暖的城市,對荊州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
(編輯 張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