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學生記者 王炜祺/文 見習記者 馬金伶/圖、視頻)文化如水,浸潤無聲。3月15日晚,主題為“長江流域非物質文化的華彩樂章”的大型思政公開課《生命長江》第九季第二講在13教A203教室開講,主講人是人文與新媒體學院桑俊教授。

何為長江流域?何為文化?桑俊教授分别闡述了這兩個名詞的基本内涵,提出此次活動她将從長江流域的視角出發,審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展問題,延續文化地理學的學術脈流。西藏的遺博物館、四川羌族文化生态保護區、重慶永川豆豉和IP“外祖母”、湖北的楚式漆藝……桑俊教授從地域視角出發,介紹了長江流域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現了我國人民為守護文化遺産所做出的努力。

本次講座還有一群“特别來賓”——來自加納、剛果、烏幹達、摩洛哥、印度尼西亞、蒙古等國家的留學生們。
(編輯 張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