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儲康華)2024年4月3日晚,我校大型思政公選課《生命長江》第十一季第三講在16教A313教室開講,荊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荊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荊州市委講師團主任黃道培擔任主講人,帶領同學們一起領略荊楚文化,讀懂中華文明。

課程開始之前,黃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則關于長江冬泳的視頻。他強調,隻有熱愛長江才會在冬日投身其懷抱,要用生命熱愛長江、用心尊重長江、懷揣敬畏之心對待長江。在長江的滋養下,荊楚兒女創造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其中楚文化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荊楚文化一般指代以湖北地區為主體的區域曆史文化。這一文化類型得名于東周時期的楚國,亦源于東周時期的楚國與楚文化,楚文化是荊楚文化的源頭和重點。黃老師用“一眼千年,潮越古今”來形容荊州,并向同學們講解了曲江路、禦河路、青蓮巷、杜工部巷這些名稱之後所蘊含的曆史淵源。

習近平總書記用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形容中華文明,黃老師認為荊楚文化同樣符合這五個特性。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立國曆史最長之一的諸侯國,楚國創造了與中原文化競趨争先、成為華夏文化南支的楚文化。在締造和發展統一的中華民族的過程中,楚文化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的形成過程中,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課程的最後,黃老師指出,同學們要用長遠的目标思考自己以後的路,找準自己的方向,選擇和努力是同等重要的。他認為學曆史不能隻是為了學曆史,而是要學會從曆史中判斷方向趨勢。“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很多事情要用曆史的觀點看待,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了,未來的很多事情也許是今天的一種重複。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判斷自己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