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解鎖思政課新上法 《信•荊楚》讓紅色記憶“活”起來

文:| 來源: | 時間:2024-10-10

新聞網訊(記者 楊雲鋒 通訊員 黎娟/文 唐佳雨/攝)寫好的書信手稿為何深藏在牆縫中?書信的背後隐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毛主席的家風是怎樣的?10月8日晚,校本特色思政公選課《信•荊楚》在東校區16教A313開講。我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劉靖君,荊州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曾譽荭,繼續教育學院、本科生院相關負責人,與廣大師生共同感悟紅色書信的信仰力量,共上一堂别開生面的大思政課。

《信•荊楚》首堂課“紅色書信裡的忠魂”由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黨委書記、《信•荊楚》課程負責人劉小燕,校友、央視主持人李光凱和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研究生黎娟聯袂講授。課程将紅色書信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内容和形式,生動诠釋了革命先烈将崇高理想信念融入革命事業,為國為民不懈奮鬥的大無畏精神,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真理與信仰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共同奮鬥。

“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犧牲我小,成功我大”……課堂上,劉小燕深情地解讀着革命烈士楊開慧留給毛澤東的書信和遺言,将楊開慧為妻、為母等不同人生角色的深情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仰展現得淋漓盡緻,在場師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初為人母的楊開慧痛徹心扉而又大義凜然、從容赴死的偉大革命精神,止不住潸然淚下。

情景演繹環節,劉小燕與楊開慧的扮演者黎娟開展了一場“跨越百年”的隔空對話,揭示了楊開慧與毛澤東從共同革命到生離死别的心路曆程,還原了楊開慧英勇就義的情景,也讓現場師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了共産黨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至高情懷。

“皇親國戚仗勢發财,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我絕不能也不願違背原則做事”“我沒有‘權力’‘本錢’更沒有‘志向’來做扶助親戚高升的事”……毛岸英扮演者李光凱铿锵有力地朗誦了毛岸英寫給表舅向三立的信,展現了毛澤東“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的家風三原則。

在課程點評環節,李光凱從紅色書信是學習黨史最好的素材、毛澤東家風的精神内核、毛澤東家風的力量代代相傳、紅色書信融入高校思政課堂具有重要意義等4個方面進行了點評。

課後,同學們紛紛寫下回信,與革命先輩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

劉小燕表示,《信·荊楚》課程是“傳信”的重要載體。本堂課以多封紅色書信為線,串起革命者“忠于愛情、忠于事業、忠于親情、忠于組織”的為國為民情懷,并落腳到優良家風家教建設。做鮮做活思政課,需要不斷突破傳統課堂的空間。從前期深入實地尋訪調研,到夜以繼日備課,再到互動策劃、一遍遍的打磨練習,才有本次課程的一氣呵成、入情入理。課堂上“站”無虛席,學生們目光專注、動情流淚,我們感受到青年大學生對“小切口”大思政課的追捧和喜愛,師生們受益其中,教學相長。

物理12202班學生常奕飛說,“今天的課堂形式非常新穎,我完全沉浸在革命先烈的故事中。這堂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溫度、示範廣度,讓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

據了解,《信•荊楚》第一季共8次課程,将圍繞信、忠、愛、仁、誠、義、孝、廉8個主題,向同學們解讀共産黨員英雄模範的紅色書信。

解鎖思政課新上法 《信•荊楚》讓紅色記憶“活”起來-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新聞網  https://news.yangtzeu.edu.cn/info/1003/35186.ht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