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田 吳宇潔 高宇桐 方玉卓/文 徐佳悅 程晨/攝)按照既定安排,7月18日上午至19日中午,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信·荊楚”團隊前往成都,尋訪建川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等多處場館,持續在行走中觸摸曆史肌理、感悟紅色精神。

在位于成都市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團隊成員依次尋訪抗日戰争、紅軍長征、知青歲月、抗震救災、改革開放、黨的百年禮贊等多個主題展館。“日本鬼子不驅出中國,兒就不回家”“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隻要還有一個學生沒救出來,我就不會撤離現場”……這些平實質樸的語言,有的寫就于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有的形成于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有的落筆于知青下鄉的田埂地頭,有的來源于千鈞一發的抗震救災現場,字裡行間無不彰顯着共産黨人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

在成都近代曆史文化陳列館,團隊師生先後駐足于彭家珍、趙一曼等革命烈士的紅色家書前,于細細品讀中感受先烈們獻身革命的堅定與執着。“一天半的尋訪,讓大家從封封家書、件件文物中觸摸到了曆史的鮮活模樣,聽到了課堂上不曾聽過的感人故事,豐富了我們對時代變遷與紅色精神的理解與認知。”團隊代表吳宇潔同學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本次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在成都走訪各類紅色革命文化紀念館共12個,尋得不同曆史時期的紅色書信共124封。
(審核:劉小燕 編輯 湯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