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黨建動态
黨建動态
首頁 > 黨建動态 > 正文

【黨員故事彙】王曉豔-奮鬥改革路 啟航新征程

文:| 來源: | 時間:2021-05-27

——學習改革開放史,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

政治系黨支部 王曉豔

偉大的時代鑄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偉大的時代。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從世界範圍看,我們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從中國曆史發展進程來看,我們處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時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局勢,我們如何實現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裡所說的中國道路,就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改革開放道路,或者說通過改革開放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力量,就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彙集凝聚起來的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中國精神,就是在氣吞山河的改革開放實踐中總結概括而成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中國精神中,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具有最鮮明的時代内涵和最突出的時代價值。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内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内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大包幹),拉開了中國對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曆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對内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産關系同生産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适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産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速度、中國奇迹,開辟了中國道路,從而促進中國發展實現了兩個曆史性跨越。一是跨越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解決了過去幾千年都沒有解決的溫飽問題,正在昂首奔向小康和富裕;二是跨越了西方國家兩三百年的曆史,用幾十年的時間實現了從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後期的轉變,在很多領域趕上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标識!”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大力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始終煥發改革者、奮鬥者的精氣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