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高度凝練、科學概括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之一。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發展的内生動力和理論特質。新征程上,如何統籌“兩個大局”,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如何加快科技自立自強,解決好“卡脖子”問題;如何全面準确把握“三新一高”的實踐要求;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更好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如何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隻有破解好當下一個個難題,闖關奪隘,方能把握曆史主動,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到達勝利的彼岸。
敏銳發現問題。問題就是矛盾,發現了問題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一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确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時刻保持發現問題的清醒頭腦和敏銳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二要有正視問題的擔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對客觀存在的問題不回避、不推脫。倘若甯可無功但求無過,對問題不觸碰、不作為,就會把問題拖成難題。三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毛澤東曾生動指出:“坐在指揮台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台上,隻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隻有當着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杆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隻有多學習、多思考,對工作爛熟于心,才會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隻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鬥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将伴随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過程。”因此,正視問題、錨定目标是我們黨能夠始終保持清醒、勇往直前的重要原因。
科學研究問題。問題客觀存在,但又不是簡單直觀地擺在事物表面,而是需要研究分析。一要全面準确認識問題,搞清楚問題的生成背景、産生原因,進而預判後果,對問題精準“畫像”。二要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面對屏”取代不了“面對面”。隻有加強調研、鑽研業務,才會有研究問題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多到分管領域的基層一線去,多到困難多、群衆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三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緊扣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到群衆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聽群衆的順耳話,也要聽群衆的逆耳言,這樣才能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實效。”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在直面問題中找到辦法、在解決問題中凝聚共識。四要探究問題的底層規律。問題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它既有特殊的産生原因、表現形式及現實後果,也有普遍的社會根源、共性特征及發展規律,應從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中研究底層規律。因此,抽絲剝繭、順藤摸瓜、找準病竈,是辨證施治、對症下藥的前提。
切實解決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實踐的邏輯起點。解決問題才是堅持問題導向的終極目标。解決問題一要走群衆路線。解決問題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老百姓都能夠順心滿意,我們這個國家才能越來越好。要問需于民發現問題、問計于民研究問題、問效于民解決問題。二要抓住化解矛盾的着力點和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面的問題需要下面配合解決的就上題下答,下面的問題根子在上面的就下題上答,需要地方和地方、地方和部門、部門和部門聯合會診的就同題共答,前後照應、左右銜接,使查擺和解決問題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實踐證明,隻有堅持問題導向,從細處入手,向實處着力,一環緊着一環擰,一錘接着一錘敲,才能積小勝為大勝。”三要解決突出問題,集中突破主要矛盾。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帶動其他問題的有效解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着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到着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推動生态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以重大問題的攻堅克難推動解決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的典範。四要标本兼治,破立并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産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反複出現、普遍發生的問題,要注重從制度供給、體制機制、責任落實等方面深挖根源、查漏補缺,建立健全打基礎、管長遠的長效機制。
曆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新時代新征程新的趕考之路,面臨問題的複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增加。隻要敏銳發現問題、科學研究問題、切實解決問題,就能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
(作者系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黨委書記。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8AZX004]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0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