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術動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術動态 > 正文

中國教育報: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信·荊楚》讓紅色記憶“活”起來

文:| 來源: | 時間:2024-10-12

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fe9dbf2382a502e786ee16582dcfec8b?from=UC92azc3djZYbnBlb2NaNkRvdVR4VnNzTlpCTFA3Rm9zV1lvbCtPM3ZsT3BjdVJoZE5JMU9YejVVV1dvYUM3Kw%3D%3D&_refluxos=a10

中國教育報客戶端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楊雲鋒 黎娟)寫好的書信手稿為何深藏在牆縫中?書信的背後隐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毛主席的家風是怎樣的?近日,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開講的校本特色思政公選課《信·荊楚》,受到廣大學子熱捧。

《信·荊楚》首堂課“紅色書信裡的忠魂”由該校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黨委書記、《信·荊楚》課程負責人劉小燕,校友、央視主持人李光凱和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研究生黎娟聯袂講授。課程将紅色書信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生動诠釋了革命先烈将崇高理想信念融入革命事業,為國為民不懈奮鬥的大無畏精神。

“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課堂上,劉小燕深情地解讀着革命烈士楊開慧留給毛澤東的書信和遺言,将楊開慧為妻、為母等不同人生角色的深情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仰展現得淋漓盡緻,在場師生止不住潸然淚下。

情景演繹環節,劉小燕與楊開慧的扮演者黎娟開展了一場“跨越百年”的隔空對話,揭示了楊開慧與毛澤東從共同革命到生離死别的心路曆程,還原了楊開慧英勇就義的情景。

在課程點評環節,李光凱從紅色書信是學習黨史最好的素材、毛澤東家風的精神内核、毛澤東家風的力量代代相傳、紅色書信融入高校思政課堂具有重要意義等4個方面進行了點評。

課後,學生們紛紛寫下回信,與革命先輩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

劉小燕表示,《信·荊楚》課程是“傳信”的重要載體,本堂課以多封紅色書信為線,串起革命者“忠于愛情、忠于事業、忠于親情、忠于組織”的為國為民情懷,并落腳到優良家風家教建設。做鮮做活思政課,需要不斷突破傳統課堂的空間。從前期深入實地尋訪調研,到夜以繼日備課,再到互動策劃、一遍遍的打磨練習,才有本次課程的一氣呵成、入情入理。

物理12202班學生常奕飛說,“今天的課堂形式非常新穎,我完全沉浸在革命先烈的故事中。這堂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溫度、示範廣度,讓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

據了解,《信·荊楚》第一季共8次課程,将圍繞信、忠、愛、仁、誠、義、孝、廉8個主題,向學生們解讀共産黨員英雄模範的紅色書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