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術動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術動态 > 正文

荊楚網:【共同締造荊楚實踐㊺】“闆凳會”上話家常,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落地見效

文:| 來源: | 時間:2024-10-18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蕾 通訊員 樊紅)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居民家門口的“重要小事”,也是貼近民生、貼近生活品質的大事。近年來,襄陽市襄城區荊州街社區着眼破解老舊小區治理堵點難點問題,以完善的黨組織體系為引領,堅持以“闆凳會”議事協商平台推動小區治理“内外兼修”,着力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氣象。

據了解,襄陽市襄城區荊州街社區地處襄陽老城區的中心,房屋老舊基礎設施差、老年群體多、流動人口多。近兩年來,荊州街社區以紅色驿站為陣地,社區工作人員、轄區單位、物業、居民代表、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通過一場場闆凳會為小區建設和管理出主意、提建議,并整合轄區内各方面資源共解小區治理難題。

一場“闆凳會”,“共謀”居民需求

荊州街社區轄區内的生活四區,共有6棟房屋15個單元由8家市直單位家屬樓組成,該小區緊鄰四中義教部、荊州街小學等,屬于典型的“學區房”,院内大部分房屋已經多次進行交易,原單位處于半管理狀态。居民的需求和願望是什麼?通過一場場“闆凳會”,社區彙集了多方的意見和建議。

闆凳會現場

“生活四區家屬院在改造之前,地面破損坑窪不平,車位少停車難,電動車‘飛線’充電亂象,消防通道被違建占用……諸多問題困擾着社區居民。我們就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居民訴求”。社區工作人員稱,線上請年輕一點的居民們在微信群收集大家的需求和意見,線下請社區人員和黨員、業委會一起敲門入戶和老居民面對面進行溝通充分聽取意見。在多方力量共同參與下,小區的花草種植變的更規範有序了,老年活動室、集中充電棚也都都改造到位了,停車位也重新安排規劃了,居民的基本訴求逐步得以實現。

一個議事平台,“共評”服務功能

“小區的停車位是增加了,可是綠化明顯不足”。生活四區改造後,在“居民議事群”裡收到小區居民的評價及建議後,社區及時反饋給施工方,因地制宜在小區内增加了多處綠化;針對樓道内擺放花盆現象,居民們紛紛在微信群裡點評:建議将自家的花盆搬到樓下集中展示,打造“共享花園”,此舉不僅解決了居民種花的“難題”,也提升了小區的顔值。

改造後的電動車棚

同時,在居民們的共評中還産生了“最美陽台”、“最文明樓道”等等,通過議事平台,社區服務不斷加速升級。

共建美麗社區,“共享”美好生活

現在的生活四區,一進門便能看到讓人賞心悅目的“共享花園”;新施劃的停車線,一輛輛汽車有序擺放,小區裡再也沒有“橫七豎八”的亂停現象;新建好的集中充電棚裡,三車停放整齊有序,“飛線充電”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決;紅色驿站裡,每天都很熱鬧,“紅馬甲”、“藍馬甲”們忙着為轄區老人、兒童提供義診,手工、讀書會等各類志願服務,居民們積極參與并紛紛稱贊......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看得見的變化,切實給小區環境帶來了新氣象,居民們都由衷地欣喜,幸福感滿滿。

改造後的小區環境

報名單位:襄陽市襄城區古城街道荊州街社區

【專家點評】

闆凳會架起社區治理“連心橋”

□劉小燕(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黨委書記,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

幾條闆凳、幾杯清茶,不拘形式、不講排場,利用空閑時間、随叫随到,學文件、談家事,議治理、謀發展,“闆凳會”氣氛熱烈。

随着一場場别開生面的“闆凳會”在襄陽市襄城區荊州街社區内生活四區的随時召開,這裡已經實現了“老區”變“新區”、“鄰居”變“親人”的跨越。

他們以“闆凳會”,問需于民,通過居民群衆收集社情民意,變“組織意圖”單向工作導向為“組織意圖”和“群衆所需”雙向工作導向;問計于民,變“群衆看”為“群衆幹”,充分凝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大家參與到社區建設和治理中,在培養居民“我的社區我的家,建設治理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識的同時,增強了大家對社區的歸屬感;問效于民,讓群衆真切感受到了随着人居環境的改善和生活品質的提升,所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随之全面躍升。

新聞來源:【共同締造荊楚實踐㊺】“闆凳會”上話家常,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落地見效-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4-10/14/content_18513107.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