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姚雨田)點燃激情,追尋真理。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于12月12日上午,在文科樓1008室舉辦第二期求實導師學術沙龍活動。薛陽、徐駱、楊琴副教授用他們深厚的學術底蘊和生動的講解方式,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場關于民本思想、人神關系論與禮儀規範的精彩講座。

“《左傳》是曆史書、百科全書、學文之書……”,薛陽不僅對《左傳》文本進行了解讀,而且深入挖掘了其民本思想的内涵與外延。她指出,《左傳》中的民本思想,并非簡單的“以民為本”,而是包含了對于民衆權益的尊重、對于民生福祉的關懷以及對于民意的傾聽。她通過對比古今,将民本思想與現代社會的發展相結合,提出了許多富有前瞻性的觀點。

徐駱帶着聽衆們走進了《左傳》中複雜而神秘的人神關系世界。他認為,鬼神文化是一個帶有世界性的普遍現象,也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已融入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左傳》中的神,并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與民衆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的。他用多個案例和生動的故事,介紹了鬼神的由來,并強調,“筆在鬼神、情在人間,心存敬畏、修養德行,理性思考、切莫迷信”。

楊琴詳細講解了《左傳》中戰争前後的各種禮儀,從祭祀到占蔔,從緻師禮到獻捷禮,她提到,《左傳》中的禮儀,并非簡單的形式與程序,而是蘊含着對于尊卑有序、和諧共處的價值追求。她指出,《左傳》中的禮儀制度不僅體現了周代的宗法等級,更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人際和諧的關鍵。通過剖析具體曆史事件,展示了禮儀制度在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和重要性。同時,她還将古代禮儀與現代社會相結合,鼓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禮儀的培養,以傳承和發揚古代禮儀的精神與價值。
三位教授在深度解讀《左傳》中的禮儀制度時,各自展現了獨特的學術視角和思考深度。他們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曆史知識和文化背景,更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和發揚古代禮儀的精神與價值。這場講座不僅讓我院學子對《左傳》中的禮儀制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是感受到了古代智慧的魅力與力量。
(審核 塗江波 編輯 李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