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姚雨田)為深化中國特色生态文化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探索生态文化發展路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求實導師學術沙龍第十三期于4月25日下午在文科樓1104室舉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曉雲帶來了一場題為“中國特色的生态文化生命體研究”的精彩講座。肖芬蓉、饒玲以及部分研一同學參加。
“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生命體’中最具生命力的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的生态文化生命體的構造、過程、規律和價值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概念的深度解讀,黃曉雲副教授從生态維度切入,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為文化生命體注入了深層生态根基。她提出,中國特色的生态文化生命體不僅體現于物質層面的生态系統保護,更蘊含在文化價值觀對于生态倫理的塑造之中。在講到民族文化傳承與共同體意識培育時,黃曉雲以生态文化模因為線索,梳理了其在中華民族交流交融中的傳播路徑。她指出,深化生态文化模因研究有助于從文化根源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生态文化支撐。

肖芬蓉在沙龍後感慨道:“這次沙龍讓大家對生态文化生命體有了更系統的認識,從多維度深入剖析了相關理論,對今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饒玲也表示:“通過這次交流,不僅激發了同學們的研究熱情,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态文化研究的廣闊前景,為我們後續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此次學術沙龍不僅為中國特色的生态文化生命體的研究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提高了同學們對生态文化生命體的學術認知,為其點亮了嶄新的學術深耕的方向。(審核:塗江波;編輯:李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