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曉彤 攝影:向紅)為促進馬院學子不斷完善人生職業規劃,12月6日下午4時30分,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在文科樓1104室舉行“思政之音”講壇第十五講暨2021年校友講座第四講,2004屆校友現任中國網湖北事業部主任的嚴星重返母校為我院19級、20級學生做專題講座,學院黨委書記劉小燕、副書記馬小佼、學工辦主任張雲霧一同參與。

從非專業出身的新聞寫作興趣者到新聞界資深媒體人,嚴星校友的工作閱曆對馬院學子找尋人生定位、規劃職業生涯大有裨益。馬書記将其分享凝練為:“興趣,堅持,目标,智慧,實踐。”
興趣,“在學生會的追求是什麼?”這一反思無形中引導着他以編輯學生會勞工部門的學工快報為起點,逐漸走向校報記者團,走向更大的舞台——光明日報,湖北日報,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互聯網中心。然而他沒有止步于此,而是放棄傳統媒體崗位來之不易的發展環境,帶着對互聯網的心動、新奇走向北京,傳統媒體理念與互聯網傳播形式的結合使新浪微博在互聯網方興未艾的時代嶄露頭角。

堅持,本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他選擇新聞這條路,并且能夠走出光明的人生坦途,必然少不了這一要素。因為興趣因為熱愛,所以沒日沒夜的堅持。第一次暗訪失敗,第二次親身試疫苗,最終寫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文章報道,他告訴我們,做事就要認認真真堅持到底。
目标,嚴星校友語重心長的告訴馬院學子:“馬克思主義理論目前正處于形勢大好,競争激烈的階段,希望同學們堅定自己的道路選擇,用不懈探索的态度在讀原著悟原理中提升自己。”來到人才濟濟的長江商報,接手的第一份工作是天氣預報的編輯——最基本、最不重要、最繁雜的工作。他選擇高效率完成工作之餘,學習其他闆面其他報刊,這才有了被賞識被認可的機會,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
智慧,從傳統媒體到互聯網新媒體,從事市民、暗訪、突發、輿論監督等廣泛的新聞寫作,實習期的第二個月排名考核達到前十,在海南的第一份工作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出師獨立采寫,冒着風險頂着壓力第一時間辟謠,創建第一家省級政務平台......這所有的一切都與他獨到的眼光,随機應變的能力分不開。
實踐,作為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的學子,必然要始終堅信并踐行“實踐第一”的原則。實踐彌補自身短闆,實踐鍛造了嚴星校友能寫能策劃能管理的紮實本領。實踐是他大學期間初出茅廬勇敢邁出第一步獨立采寫身殘志堅的人物,實踐是他有所成就後仍然可以花費17個日夜的心血全身心參與處理一起重大社會輿情,最終得到海内外一緻認可。
互動答疑環節,嚴星校友的新聞寫作經驗讓我們認識到新聞寫作“無定法”的廬山真面目,“先選定文體再架構主題,選題不同手法也不同。”“時過境遷,再回母校,如今的校園環境、學科體系、辦學口碑、學校形象都已經有很大提升。”正如嚴星校友所言,不僅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乘着時代發展的東風逐浪前行,長大學子、馬院學子的成長發展也是呈現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