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工動态
學工動态
首頁 > 學工動态 > 正文

【學習工程】學習心得-張曉燕:新時代,青年,你準備好了嗎?

文:| 來源: | 時間:2021-06-03

2021年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引起高校師生熱烈反響。

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記得之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了“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重大命題,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成長指明了方向。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新時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新青年?

我們正處于兩個百年目标的曆史交彙期,青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标”的主力軍。我們來算一筆賬:到2035年和2050“兩個階段”目标實現之年,我們都還沒有退休吧;到2035年時,00後35歲、10後25歲左右,2050年時00後50歲、10後40歲左右,我們都是“兩個階段”的中堅力量。可以說,中國發展的美好願景将伴随每個青少年學習、奮鬥的黃金時期,接力棒必将交到這一代人手中,新時代必然需要當代青年的接續奮鬥。

青年是标志時代的晴雨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現在這一代青年身上帶有十分鮮明的“新時代”烙印。

與此同時,青年的話語體系也逐漸引領時尚。現在的青年特别善于學習,接受新興事物特别快,話語體系每天都在更新,形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和網絡文化。過去我們總是向長輩學習,但随着新時代下青年的快速成長進步,有學者提出現在存在一種“後喻文化”,就是年輕人因為對新觀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許多方面都要勝過他們的前輩,年長者反而要向晚輩學習。同時,現在大家喜歡在貼吧、B站、知乎等新興社交平台交流,習慣用一些二次元、三次元語言,在網絡上80後自稱寶寶、90後自稱小仙女、00後自稱老娘,喜歡說“小時代”“小确幸”,最近“厲害了”我的國,為黨的十九大“打call”等青年語言,既展現了青年一代活潑向上的語言特點,也引領了一種新興青年時代文化,更具時代感和正能量。

除此之外,青年的自我需求更加多元。從群體分布看,不同青年的分層分類明顯,不同年齡段的青年個性化需求各異。從需求變化看,我們不會像上輩人那樣過于強調物質,而是從物質需求更多轉向精神需求。從自身發展看,我們更關心個人發展機會平台和個人閑暇文化時間,追求生活品質。從價值取向看,他們很多不以報酬為取向,更多是以興趣、愛好和價值為方向。

顯然,作為青年我們要樹立正确的價值信仰;要服務社會;要提升自我;要逐夢圓夢。

既然有這麼多人生舞台,青年,你們準備好了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