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思政11702班-柯 鋆
2020年春節前夕,村裡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去鎮上購買年貨,一如往常。1月23日,随着武漢“封城”消息的傳來,人們開始自覺地待在家裡,氣氛變得有些緊張,但即将到來的庚子年新春似乎沖淡了人們對于疫情的焦慮,他們充滿着期望與憧憬:買新衣、大掃除、炖大肉、發面團……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緊鑼密鼓地迎接一天後的春節。
新年如期而至,微信群裡的問候也越來越多,“伯伯過年好,年夜飯吃了麼”“舅舅,過年喝了幾杯”“姑媽新年快樂呀,給您拜年了”……支付寶“家庭集福”、微信上發紅包、年夜飯用的是“雲直播”,相隔千裡的親朋好友通過網絡,用特殊的方式過了一個祥和的中國年。
時間緩緩地消逝,不知不覺間,新年已經走遠了。公路上,河邊,山上,仍然不見人的蹤影。家家緊鎖着門,人們在家裡打牌、唠嗑,約莫傍晚的時候,遠處家裡外孫侄子多的一戶人家有了動靜,洪亮但并不标準還有些跑調的歌聲透過音響,在空氣中飄蕩,刺激着沉睡的耳膜。人們猛地一驚,眼裡閃爍着光芒,在家門口瞭望,心随着聲源飛到了遠方,但腳始終沒有多向外邁出一步。
除了歌聲,隔三差五還能聽到的大動靜就屬鄉裡或者縣裡的巡邏車了。大喇叭裡傳來熟悉的鄉音:“疫情期間多開窗、多通風,勤洗手,出門戴好口罩,一定要做好防護。老實待在家裡,不要串門。今年串門,明年上墳……”看到有住戶,巡邏車上就聽下了,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前往住戶的家裡,詢問住戶家庭信息,家裡幾口人,從哪裡回來的,有沒有頭疼發熱……還給每個家庭的每個人都分發了口罩,臨走前還貼心地問家裡有沒有糧食和蔬菜肉類,等聽到肯定的答案才放心離去。沒過幾天,工作人員又來了,登記信息、分發口罩、耐心囑咐,同樣的工作,不變的熱忱。“封村”的30多天裡,工作人員與我們有了七八次的來往。他們最後一次來村子時,是呼籲人們用健康碼。在網上剛看到湖北開通健康碼沒兩天,他們就來了。聽到有老人詢問“健康碼怎麼打,在哪裡打”時,鄉上的工作人員把老人家上過學的孩子們叫來,逐個地教,沒幾分鐘,人們都成了有“碼”的人了。
3月下旬的某天,我們村解封了,人們開始出家門活動活動,車輛開始在熟悉的山路上行駛,小山村有了些許的生機與活力。後來的一天,我坐了次車。後16個座位的客運車,隻坐了一半的人。一路上遇到了三次熟人想要搭便車的情況,車上的我心裡很忐忑,好在每一次司機都一一拒絕了,他一面向搭車的人普及“疫情期間大中客車隻能載一半人”的規定等新政策,“鐵面無私”地拒絕他們的請求,另一邊又幫他們找其他合法的乘車路徑。
那些天我在思考,為什麼人們在疫情面前并不像我想的那樣驚慌失措和恐慌呢?後來我明白了,這是因為人們心裡有底氣。專用車配送生活物資、政府的巡邏車分發口罩……人們的基本生活在疫情時期同樣能夠得到保障。在困難面前,人在有所依靠時,多半會勇敢。我家長的村子,在中國地圖上渺小到幾乎找不到,但這并不影響到它沐浴國家相關政策的春風。“中國共産黨讓咱們不斷糧,同時還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疫情暴發時,外公曾這樣對我們說道。
疫情并沒有打垮我們,相反中國人民學會了衆志成城、守望相助。無私的奉獻,太多的感動,“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我暗暗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