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初心不改,滋蘭樹蕙無倦
——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思政課教師張志超
卷帙浩繁的研修,三尺講台的教授,東西校區的奔波,林蔭樹下的交談……
這是長大教員的縮影,這是馬院“外教”(長相似南亞人)的常态。自畢業離别珞珈,就職又踏入黉門,張志超老師在長大這片教育的熱土上辛勤耕耘了卅四載。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因為愛崗敬業,所以無怨無悔;因為使命光榮,所以從不倦怠!
在工作中創造價值。教學理念日臻完善。“感謝你們将個人精神人格塑性的年華獻給了長大。我想,經過大學的知識教化和精神體知,可能不會讓你們直接獲得點金的魔棒和功利的捷徑,人生的意義不是執迷于快速地獲得财富和地位,而是穿透低俗物欲,追逐理性和真理之光,在于一種有靈魂的存在。這是包括我本人在内忝為學人必須自明的道路和方向,也是個體生命中最重要的堅守!” 這些教學導語,包涵了張老師的教學理念、人生導向和自我追求。作為培養“三觀”的主渠道課程,必須開宗明義,幫助學生扣好第一顆扣子;作為思政課教師,引導學生善思、明理、笃行。不耽于考卷分數的高低,使他們有能力在多變的世界面對不同的挑戰;促進學生的智性發展,能對一些社會熱點議題和價值問題作出有識見的判斷。學生要在學習中領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得到啟迪,課程教學把内容引向深入,問題觸及心靈,教學落到實處。教學方法不斷優化。講好一門課離不開三個要素:配方(内容)、工藝(教法)和包裝(形式)。 張老師積極探索和淬煉個性教法。“你為什麼坐在這裡?”課堂拷問引發學生關于求學目的的思考;“零路費能否回家或者返校?”“老馬(NBA球星馬布裡)變形記” 追問震撼體育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正确看待中國美國;“相比科學,藝術是不是不那麼需要規則”,這些思辨話題培養藝術生理性思考的習慣。“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張老師的課一定有歌聲” 這是同學們的集體記憶;“文藝委員和學習委員一樣重要”這是大家的共識。在歌聲中思考,比如“什麼是香蕉人”、“什麼是芒果人”, 我們要做表裡如一的芒果人、中國人!在歌(紅歌)詠中,鑄崇高信仰,添精神鈣質,長文化自信。思政課一般都是大課堂、百人團,為了避免“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困境,張老師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做到思政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讓思政課不虛、不乏、不水,實現每課“有理有據、有問有思、有感有趣、有獲有得”的教學目的。教學成果得到體現。從教幾十年來,計量:育人無數、累計過萬;論質:5次獲校院兩級優秀教學質量獎,主編參編《追尋智慧》等四部著作、發表論文十多篇;求效:杏壇晴耕雨耘、春華秋實、弦歌不辍。 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領軍人才”、博士生導師杜國鋒回憶道:“在我本科時期,張老師就非常注重方法,善于激發學生潛力,倡導隐形管理,促成學生自我成長。” 另一位“傑出人才”、電信學院教授羅明璋贊歎:“張老師的哲學課讓我至今難忘,留校任教後,與老師有運動方面的頻繁交往。張老師為人熱情豁達,倡導并踐行實踐哲學,力求工作和生活中的本真,常常給人以溫暖和啟示”。
在服務中彰顯情懷。 總結人生,張老師說他一生隻做了兩件事:讀書和教書。長大既是他工作的校園,更是情感的家園。整理混亂的共享單車、扶正吹倒的海報展闆、調解運動場上的紛争…… “凡是有謬誤的地方,我們要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們要為和平而努力;凡是有疑慮的地方,我們要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絕望的地方,我們要為希望而努力。”張老師一直在行動!作為三屆教代會代表和校工會福利委員會委員,他傾聽和傳遞教師聲音,做到一會一提案,心系長大發展。當下,作為新一屆的校教學督導員,深入課堂聽課,認真查閱試卷,勵勤勵勉,這些忙碌身影的背後,是他以校為家、為榮的赤子情懷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共産黨員境界。
師德比玉、教風若蘭、氣質如松、情懷似火, 這就是張老師的真實寫照和他的矢志追求。
奮進新時代,張老師願與長大同仁同舟共濟,守望腳下這片園地的新綠和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