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學生記者 範楚欣/文 潘延傑 何藝偉/攝)“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9月11日晚,我校大型思政課《生命長江》第二季在13教A203教室正式開講。校長馮征、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院長姜學勤共同講述“長江戰略與長大使命”。

“《生命長江》同其他思政課有什麼不同?” “聽說《生命長江》超有意思,很多人都推薦。”…… 課前,教室裡早已座無虛席,更有不少師生慕名來“蹭課”。

發源于雪域高原的長江,穿過高山峽谷、巴蜀人家、荊楚大地、江南水鄉,奔騰入海;穿越曆史時空、空間變換、孕育着文明、滋養着生命,生生不息;在雲、水、江、海的生命循環過程中,長江形成了“廣納百川、推陳出新、潤澤萬物、百折不回”的精神。長江戰略講述了長江的前世今生,長大使命則需要人人以身作則。

長江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它還有更深層的意義與作用。姜教授動情地說:“對于中華民族而言,長江是華夏子孫的瑰寶。”在曆史的長河中,長江是生命之源,與黃河共同養育華夏子孫;長江是文明源頭,五千年中華文化屹立不倒;長江是文化長河,造就了荊楚文化等多個曆史文化圈。姜教授的講述帶領大家回到了數千年前的長江流域,展現了長江與中華民族相依相存的關系。
“長江是東方的敦刻爾克。”正如姜教授所言,作為世界第三長河,長江始終在人們的生産生活中占據着重要地位。然而,未來的長江會變成什麼樣子?姜教授坦言:“冰川融化、水體污染正向其步步緊逼,守護長江,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飲着長江水、長在長江畔的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和數萬長大人,在新時代國家長江戰略面前,如何秉承長江精神,展現長大作為?“現代大學應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媒介。現代大學是孕育大愛、教化學子的文化高地。”馮征說,四校合并的曆史像極了長江廣納百川的形象,不斷改革創新教學則是推陳出新的典範……馮征以曆史長大——前行之路凸顯長江精神,育在長大——成長之路融彙長江精神,作為長大——奮進之路彰顯長江精神為主題,系統地回答了長大與長江的關系,激勵學子們踐行長大使命。

課程尾聲,同學們和主講人還進行了互動。下課後,中文11802班的李原意猶未盡地說道:“以前在我心中,長江隻是一條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了解了更多關于長江的知識,對長大的培養計劃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覺得很有趣。”
(編輯 李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