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學生記者 何藝偉/文 葉芳伶/攝)10月16日晚,十三教203教室迎來了新一期的《生命長江》思政課。在滿座師生的共同期盼中,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教師塗江波帶來《長江開放史——從上海開埠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出台》。
“在我看來,長江有兩種曆史,一是起源期可追溯到1.4億年前的地質曆史,另一個則是人文曆史,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長江近現代的人文史。”塗江波在《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雄渾歌聲和長江的壯美畫卷中展開本堂課的講解。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鴉片戰争以來中國近現代史170多年的發展進程,你會想到那個詞?”面對老師的提問,同學們争相回答:“屈辱” “曲折” “沉浮”。“大家說得都沒錯,但我會選擇‘開放’一詞,如果再加一個載體,那便是長江。”塗江波說道,長江的開放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縱觀中國近代曆史,兩次鴉片戰争簽訂條約,清政府被迫開放數個沿江通商口岸,很多曆史事件,包括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是在此背景下觸發的。随後,他分别就近代史與現代史兩個時間段内長江的開放情況進行了具體闡述。

塗江波還介紹了建國後長江重新開放的過程、鄧小平同志對長江流域開放開發的設想以及“弓箭式”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并對比了新中國成立前的長江開放和改革開放後的長江開放。他表示,長江的開發開放必須自主,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平等權利。
在課堂的提問環節,同學們踴躍發問:“曾經繁盛一時的沙市如今為什麼沒落了?” “我們對外開放總體應持什麼原則、态度?”塗江波一一作答:“曾經的沙市依靠河運的便利發展起來,但在如今發達的鐵路網中,沙市失去了優勢,若要發展起來,還需要在交通方面投入更多的心血。” “從曆史經驗中我們可以知道,不管對外開放還是對内開放,都應當掌握自主權,在與他國合作的同時堅持外交平等。”

課堂在塗江波老師和同學們的互動中結束。來自金融11704班的張俊濤在課後感慨:“曾經長江在外國勢力的侵略下才得以利用和開放,而現在我們已經有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就要積極對外開放,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編輯 李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