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夢媛)5月9日下午,《生命長江·大國能源》課程組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阮一帆教授指導下,組織學生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開展實踐教學。在地大博物館,《生命長江·大國能源》第二季部分選課學生懷着激動的心情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超大的遺迹化石幕牆。在講解員的解說下,師生們詳細觀摩了這塊由60多塊“龍”足迹和魚類遊泳迹拼接成的、生動展示兩億多年前動物間追逐場景的化石幕牆。
随後,大家參觀了“晶彩地球 礦物世界——劉光華校友世界礦物收藏展廳”。通過觀賞大自然精美的天然藝術品,欣賞領略自然礦物的美與奇,培養探索地球奧秘、保護自然環境的科學精神、審美和人文素養。

“生命是怎麼來的?”大家帶着這個問題,一起走進了“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揭開生命起源之謎。“滿洲龍是在黑龍江嘉蔭縣發現的,是在我國發現的第一具恐龍化石,由于它的嘴巴扁闊,和鴨子嘴十分相似,所以被稱為鴨嘴龍。”在講解員的解說下,師生們仔細地觀摩每一件展品,認真地聆聽每一段解說,不斷探索億萬年來自然演化的奧秘,獲取生命生生不息的答案。

活動結束後,油工22204班李響同學激動地說:“史前生物展廳陳列的展品,讓生命的演化曆程在我們面前鮮活了起來,也許生命長江不僅僅局限于讓我們理解長江的生命進程,更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與‘生命演化’直面對話的大門。”
此次實踐教學活動以實景參觀、交流分享等形式,讓《生命長江》這一大型思政公選課“走”出來、“活”起來,探索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途徑和方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和成長的平台,也為“大思政課”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審核 姜學勤 編輯 徐先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