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學術動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術動态 > 正文

荊楚網·東湖評論:解碼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的三維路徑

文:| 來源: | 時間:2025-06-30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5-06/25/content_19284547.html

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2025-06-26 14:42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推進黨内集中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作風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複性,既不能一勞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取得的顯著成效和經驗,深化對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賦能當前正在開展的學習教育。即:提高思想覺悟“治根”,強化制度約束“治本”,厚植文化沃土“固本”,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打赢作風建設的持久戰。

提高思想覺悟“治根”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嚴明紀律整饬作風,豐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徑。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新時代抓實黨的作風建設,通過加強黨性黨紀教育,從根子上解決“血虛生風”的問題。

抓實作風建設,加強黨性教育。黨性是核心,黨性決定着黨風,黨風體現着黨性,抓作風必先強黨性。新時代抓實作風建設,正是堅持返璞回真、從黨性這個根部着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增強共産黨員的黨性,把學習作為根本途徑,新時代13年就開展了8次黨内集中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築牢政治信仰,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擰緊“總開關”,以過硬的黨性塑造優良的作風。

抓實作風建設,加強黨紀教育。黨紀是保障,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作風背後反映的都是紀律問題。為了使黨員幹部明紀律、守邊界、知敬畏,對黨員幹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使鐵的紀律轉化為自覺遵循,引導黨員視正面典型為榜樣,以反面典型為鏡鑒。如,針對“小節論”“行業特殊論”等錯誤認識,湖北省紀委監委創新紀律教育形式,開發“楚韻清風”智慧教育平台,推出“四風”問題“案例庫”“政策包”,以“動畫+情景劇”形式解析隐形變異問題。推動紀律規矩從“紙面要求”變為“行動自覺”。

強化制度約束“治本”

作風建設重在治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籠子紮緊一點,牛欄關貓是關不住的,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保障。新時代抓實黨的作風建設,做實以案促治,強化監督約束,着力構建系統完備的制度機制,實現了黨的作風建設法治化、規範化、長效化。

做實以案促治,做實“後半篇文章”。既注重對具體案件“标本式”解剖,找出被審查調查人違紀違法的内因和外因,又注重加強類案分析,深層次剖析同類案件發案規律及背後的共性問題,并找出原因,加強系統性整改。作風問題是腐敗亞文化的産物,不能簡單一人一事、孤立單一的分析問題,其背後存在着共性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新時代,正是以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标本兼治,一體推進“查改治”的綜合治理方式糾治“四風”。深刻剖析“四風”問題背後的原因,研究得出整改措施,進而從提高黨性覺悟、糾正價值觀念、完善監督約束及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整改,把“當下改”與“長久立”并重,促進黨員幹部更好擔當作為,達到“查處一案、治理一域”的效果。

強化監督約束,推進全方位監督。良好作風的形成,離不開必要的監督約束。一是實現監督檢查常态化,推動作風建設抓常、抓細、抓長。破解作風難題,需堅定決心、保持耐心,像防止疾病複發一樣反複抓、常鞏固,使作風建設從“亡羊補牢”轉向“未雨綢缪”。二是實現監督渠道立體化,暢通電話、網絡、信訪等監督渠道。逐步形成立體化、機動式、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網絡,提升監督質效。三是實現信息監督可視化,運用“三色”預警機制,延伸監督觸角,全方位監控作風表現。基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算法,全面掃描幹部的行為數據,快速識别問題,以紅黃藍三種顔色直觀标識風險等級,使作風監督促進作風轉變,推動幹部能上能下。

構建長效機制,織密織牢制度籠子。制度是抓實黨的作風建設、解決作風不純問題最可靠、最持久、最有效的方式。截至2022年6月,全黨制定現行有效黨内法規共3718部,以法治思維抓實作風建設,加強頂層設計,标出“紅線”、劃出“雷區”。不僅健全黨内法規制度體系,完善細化了制度設計,織密織牢了制度的籠子,防止“牛欄關貓”,同時還特别注重抓制度的貫徹執行,确保每項法規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通過健全制度執行的教育、督查、考核等機制,形成保障制度執行的長效機制。既讓全黨有規可依、有規必依,更使全黨執規必嚴、違規必究。

厚植文化沃土“固本”

文化滋養潛移默化、固本培元。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堅持糾‘四風’和樹新風并舉,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倡導時代新風”。新時代抓實黨的作風建設,既加強黨内政治文化建設,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又堅決反對“四風”,扶正祛邪,還注重深挖地域文化,打造品牌矩陣,以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熏陶養成優良作風。

發揚優良作風,建設政治文化。積極健康的黨内政治文化是抓實作風建設的強大文化支撐。通過建設優良的黨内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黨内政治生态。我們黨是領導一切的,所以黨内政治文化是引領社會風氣的風向标,再以積極健康的黨内政治文化的浸潤和溢出帶動社風民風向善向上,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引領形成正氣充盈的社會生态,促進社會風氣的正向轉變,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了廉榮貪恥、尚儉戒奢的良好氛圍。

堅決反對“四風”,推進扶正祛邪。“四風”問題與黨的性質宗旨相背離,通過強化問題意識、問題導向,集中解決“四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隐形變異的‘四風’問題”。新時代,我們黨就是通過锲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緊盯“四風”老問題新動向,堅持靶向糾治問題,從而達到以小見大、由點及面,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保障中國式現代化事業行穩緻遠的目的。

深挖地域文化,打造品牌矩陣。深挖各地地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融入城市文化或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如,荊楚文化蘊含豐富的廉潔基因,湖北将廉潔文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優良黨風引領優良社風,将屈原“修身勵志”、陸羽“清正淡泊”、張居正“鐵面改革”等精神元素融入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宜昌将《橘頌》《天問》中的名句刻入城市景觀,建成清廉主題公園;黃岡開發東坡文化主題旅遊線路,黨員幹部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吟誦中感悟清廉境界。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深挖湖北省紅色書信中的廉潔元素,豐富廉潔教育源頭活水;創新載體形式,開設特色思政課《信·荊楚》和舉辦紅色書信品讀賞析等主題活動,讓清廉之風吹進師生心坎。這些舉措使廉潔文化建設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形成了“一地一品”特色清廉文化品牌矩陣。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小燕(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黨委書記、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阮巧容(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