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系列課堂的最後一節課中,為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進一步提高作為輔導員或者班主任的個人素養,5月17日,劉瓊老師再次邀請到我院2018屆畢業生吳迪為2021級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曆以及收獲感想。

據悉,吳迪在本科期間擔任過我院學生會主席等各類學生幹部職務,在任職期間組織了許多活動,實踐經驗豐富,獲得師生的一緻好評,目前于華東師範大學就讀博士。
伊始,吳迪總結了自身的大學生活,他用自己的親身實例告訴同學們要有意識地去學習,無論是課本知識還是技能特長,并且強調了時間意識與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同學們可以多去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最近想得比較多,做得比較少”。其次,吳迪鼓勵同學們多多參加學生會和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參加高質量的活動明白自己的優缺點。當提及到是否要考研的問題時,吳迪表明考研以前是趨勢,現在是現實,加上現在競争壓力很大,如果同學們有要考研的打算的話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同時他也從多方面闡述了考研的好處。面對同學們對于迷茫期的提問時,吳迪回答道:“讓成績與習慣成為一種指标,明白自己的位置與能力。”

最後,在提問環節中,思政12101班的林希問道應該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吳迪給出了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自己的人生目标,尋找理想與現實的中間點,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的建議。也有不少同學關心讀碩士研究生與博士期間學費與生活費的問題,吳迪表明學校會有很多獎學金和生活補貼以及勞務費。

至此,“如何做好一個輔導員”系列課堂正式拉下帷幕,不少同學表示,通過四堂課的分享,自己對于職業生涯的認識以及自身當前的學習方向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和規劃。劉瓊老師說:“起初我做這個系列課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好的了解我們這個專業以及自身未來職業的發展規劃,我先讓本年級的同學從自身的角度對輔導員做了一個願景認識,再邀請本學院經驗豐富的優秀輔導員給同學們做講座,最後又邀請了兩位不同經曆的優秀學生給21級的新生做經驗分享,希望同學們都能從中學習到有用的東西在大學期間好好發展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