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理論QX211 柯鋆
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的明顯加快,每個人,無論你是多大年紀,無論你的職業如何,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面臨着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壓力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但是壓力達到一定的界限,壓力變成了束縛和枷鎖,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壓力可大可小,壓力可能無處不在,過重的壓力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傷害,嚴重時會幹擾我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利于個人的健康發展。因此,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學習心理健康課必不可少。
作為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适應環境等。在這裡,我将分享在課程的學習中,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課程。
在《悅納自我》的課程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了解到平常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并不是全面的。自己有公我、私我、盲我、潛我之分。聽到這裡,我感覺自己有時會有些自卑,這時我會想,隻是自己私我的想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又不是别人,怎麼知道别人怎麼想,當我們缺乏信心時,也許可以換位思考,從另外的角度考慮問題,發現自己在别的方面的優點,這也會讓我們思考問題更加全面。我們也要認識到自己的公我,做好公我,這與生活密切相關。同時要認識到自己的盲我,就是别人看見的我們,要盡量全面的了解自己。要發掘運用自己的潛我,潛在的永遠是最不可估量的,最需無限發掘的。自我認識需要常常自我反省,正如古人常說的“吾日三省吾身”。
在《人際交往》這一課程中,我覺得學習以後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最不可缺的就是人際關系了吧,每天進行各種人際交往,語言必不可缺,要鍛煉好自己的口才,更要努力學習加深思維的鍛煉,“語言的邊界就是思維的邊界。”要樂于助人,助人即自助,在幫助别人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這些是心理,更是道理。也許心理就是交我們如何理智的做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人。人際進程的進程分析:1.彼此陌生;2.單向注意;3.雙向注意;4.相切;5.淺度相交;6.深度相交。在這一系列的進程中,更是雙方“自我暴露”的過程,處理不好會發生可大可小的矛盾,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則是交往的對等性以及适度性,兩個人是兩個個體,總有不同之處,也許是情緒、行為、價值觀等,這時我們不應該要求強行的重合,要體諒以及換位思考,我個人認為換位思考以及相互體諒在人際交往中非常有必要,無論是家庭、愛情、婚姻、友情、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人際交往中更要學會自我剖析,自我檢讨,自我認識,更要常記一句話“你對了,别人就一定錯了嗎?”
心理健康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需要每個人高度重視,及時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願我們都能身心健康,過有意義、健康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