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12101班 徐婷斐
陶行知曾說:“幸福就是立足成為真實而完整的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全人格,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強健活潑之體格優美和樂之感情。”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我們漸漸在心靈的困倦中迷失自我。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誘惑,一些人難免經不起這些誘惑,在心靈的迷宮中走失,失去了真實的自我,同樣也失去了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一個人的整體風采,它能夠反映人的整體風貌和價值特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對每個人來說都無比重要,健全的人格在人生路上發揮着獨一無二的作用。因此,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學習心理健康課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一個健康的人,要學習和發展健全的人格,這不僅僅體現在自身心理健康,積極向上這一方面,它還表現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與他人友好相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全面的了解自己等等,接下來我将分享我在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健康課中學習到的知識内容。
在《塑造健全人格,做精彩的我》這一課程中,我發現我在人格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一個健全的人格首先要實現自我,在逆境中成長。聽到這裡我不禁想,如果我身處逆境,我是否有勇氣從逆境中突破,實現自己價值的提升呢?毫無疑問,這個過程必定是痛苦的,而我們也一定要在痛苦中突破自己。我們要有意識的控制好自己的生活,把握生活的節奏,而不能因為一些小事情就破壞了生活的秩序,使一切陷入亂糟糟的境地。健全的人格要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生活在現實之中,而不是陷入自己的幻想,而這讓我也有一些感觸。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全面的了解自己,并非活在他人的言語當中,很多時候,我就因為他人的言語而進行自我懷疑和自我批評,但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真的是這樣的嗎?他人的評價真的是客觀的嗎?所以我們要自己剖析自己,看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接納它們,這才能使自己積極的面對生活中,他人各種刁難和各種困境。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正所謂“為将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成長的标志,更是與他人友好相處的前提。這也讓我不禁反思,我在生活當中面對他人的質疑和刁難,真的能夠有效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說明我在未來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很多地方需要成長。在生活當中,我們要樹立明确的價值觀和道德感,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并非是一個麻木的人,甯可陷入痛苦,不要陷入麻木。擁有自己的思考和道德觀念,為弱小打抱不平,為不公正而反抗到底,這是一個健全的人所要擁有的品質。而我們要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呢?首先就是要把握自我,認識自我,展示獨特的自我,大家喜愛的是一個特别的人,是一個與衆不同的人,而不是刻意模仿他人的人。所以我們隻要展示真正的自我就好了,其次要客觀比較積極應對,雖然我們不必在意他人的刻意傷害的言語,但是我們不妨用他人的言語和自我的行為進行客觀比較,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他人所說的問題,并積極的解決自己身上的問題和應對面臨的挑戰。無論如何,我們要做自信的我,做有價值的我,相信自己。
實現健全的人格是一個漫長的道路,我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夠提高自己的人格,做一個自信自強積極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