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概覽
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英文名稱: 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Featured Socialism
課程編碼:000210
學 分 :4分
總 學 時 :64學時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課程目的與任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及理論成果,增強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理解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黨的方針政策,确立科學社會主義的信仰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立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
2、教學基本要求 本門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和重大意義,理解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
3、考試及成績評定 該課程為考試課程,考試方式為開卷考試。平時成績:讀書報告+(包括平時作業、讨論發言情況以及課堂筆記等)為40%,考試成績為60%
4、課程狀況 省級精品課程。教研團隊成員:李振華、高雲鵬、陳松林、盧軍、陳長軍、張雲、祝冬芹、張莉、周濤、鄧亞中、劉瓊。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英文名稱: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課程編碼:030040
學 分 :3分
總 學 時 :48學時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課程目的與任務 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社會曆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認識和處理各種實際問題。
2、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有關概念、範疇以及各種原理之間的聯系,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知識,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并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和分析問題。
3、考試及成績評定 該課程為考試課程,考試方式為開卷考試。平時成績:讀書報告+(包括平時作業、讨論發言情況以及課堂筆記等)為40%,考試成績為60%。
4、課程狀況 在建校級精品課程。教研團隊成員:董繼祥、馮華、張志超、嚴小成、侯愛琴、汪安平、萬敏、徐駱、劉瓊、劉雅。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英文名稱: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課程編碼:000200
學 分 :3分
總 學 時 :48學時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課程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為主題、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重點,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要内容、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依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培養、提高思想素質和法律素質。其目的是适應大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幫助大學生科學認識人生,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應有的法治觀念,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教學基本要求 本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現實性的特征,課程體系中始終貫徹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的教育理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确的思考和解決怎樣做人與怎樣做事的根本問題,在教與學的雙向過程中逐漸培養和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與法制觀,塑造新時期新一代中國青年的良好的人格情操,為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指引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3、考試及成績評定 該課程為考試課程,考試方式為随堂考試。平時成績:讀書報告+(包括平時作業、學習态度等)為40%,考試成績為60%。
4、課程狀況 在建院級精品課程。教研團隊成員:李永剛、魏強、吳筠、錢燕霞、陳傳枝、鄧铿、陳應春、祝冬芹、肖芬蓉、王曉豔 莊蕊蕊、劉雅。
四、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英文名稱: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課程編碼:128002
學 分 :2分
總 學 時 :32學時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課程目的與任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近現代史的基礎知識,把握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線索及發展規律;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使學生樹立正确的曆史觀,培養其正确分析曆史事件、評論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領會曆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産黨,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2、教學基本要求 緊密結合中國近現代的曆史實際,通過對有關曆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曆史觀和方法論分析曆史問題、辨别曆史是非的能力。
3、考試及成績評定 該課程為考試課程,考試方式為随堂考試。平時成績以平時作業、課堂讨論等方式評定,占總成績的2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80%。
4、課程狀況 校級精品課程。教研團隊成員:塗江波、楊愛瓊、尹業香、陳嶽紅、王文華、卞玲霞、王光霞、莊蕊蕊。
五、形勢與政策
英文名稱:Current Affairs and Policy
課程編碼:12003103
學 分 :2分
總 學 時 :16學時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課程目的和任務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本課程通過了解國際、國内形勢,使學生全面正确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正确認識國情、正确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加學生的愛國主義責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學基本要求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大學生必修課要列入大學教育全過程,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努力做到系統講授與形勢報告、專題講座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讨論、交流相結合,正面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考試及成績評定:考試方式撰寫小論文。
六、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
英文名稱: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課程編碼:32004101
學 分 :2分
課程類型:公共必修課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
1、社會實踐(調查)的性質、目的與意義
根據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人才培養計劃,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規定2學分。未取得規定學分者,必須重修。任務時間在第二學期暑假。
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既是國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長遠需要,也是大學生提高實踐能力、适應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需要。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2、成績評定及考核方式:本課程為考查課程,實地調查,提供調查樣本 撰寫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