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黨支部 鄧亞中
2021年4月29日,我在荊州市新風社區為社區黨員幹部做黨史教育講座。講座過程中,我講到一個關于劉華清将軍的故事,全場同志受到很大的啟發。故事大緻内容是劉華清将軍的故鄉湖北大悟縣呂王鎮劉家院子,還有他的一個親弟弟劉梅清在家務農。據78歲高齡的陳文清老人回憶說,家人每次去看望劉華清,他總會給家人一點路費,但絕不多給錢。有時,家人和他談及安排工作、找關系、要錢之類的話題時,将軍總會很不高興,且絕不會辦理。弟弟劉梅清曾為自己的事情找過哥哥幾次,但都被拒絕:“你留在村裡有田種,有活幹,不是很好嗎?還想到哪去?”後來,劉梅清也不敢再去麻煩哥哥。
中國人社會交往的邏輯起點是熟人社會,熟人社會具有長久性和非選擇性的特點。導緻人就有“生前身後名”的問題,“日久見人心”的想法。當你未給與“熟人”一條方便之道,就可能會備受争議。但是就像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所說:“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曆史上的一個大轉變”。荊州隻有摒棄“血緣關系”,增強“地緣關系”才能創造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為本地經濟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促進荊州經濟騰飛。